完整後設資料紀錄
DC 欄位 | 值 | 語言 |
---|---|---|
dc.contributor.author | 廖雀 | |
dc.date | 98 學年度 第 2 學期 | |
dc.date.accessioned | 2010-07-05T13:56:48Z | |
dc.date.accessioned | 2020-05-18T09:41:57Z | - |
dc.date.available | 2010-07-05T13:56:48Z | |
dc.date.available | 2020-05-18T09:41:57Z | - |
dc.date.issued | 2010-07-05T13:56:48Z | |
dc.date.submitted | 2010-06-25 | |
dc.identifier.other | M9716724 | |
dc.identifier.uri | http://dspace.lib.fcu.edu.tw/handle/2377/29131 | - |
dc.description.abstract | Barth(2001a: 84-85)認為所有教師都能夠領導(all teachers can lead),學校 可以被視為領導者的社群(a community ofleaders),當教師能領導,則校長能擴 展能力,學生能在民主之學習者社群中學習和生活,學校也能從更好的決定中獲 益。 在以強調學校績效為主的脈絡中,有效能的學校領導者必須營造學校合作的 文化;學校領導責任已非侷限於校長一人身上,所有的教師皆是重要的領導者。 因此,教師的角色在教改脈絡下愈形重要,教師的職能與責任不斷擴增,教師的 工作表現被要求公開的檢驗並且與教育的績效責任掛勾(陳佩英,2008a)。 由於國內環境的變化、學校本位管理的倡導、權力的下放等,近年來,相較 與校長威權領導時代而言,教師已經擁有更多的權力與影響力,所以說教師可以 和校長共同領導學校,而不只是執行政策的應聲蟲(蔡進雄,2004)。Leithwood、 Jantzi 與 Steinbach(1999)指出,共享決定和教師專業化是許多學校改造計畫 的關鍵因素,而這兩個因素都需要教師走出教室運用更多的領導;因此,促進教 師領導已經成為學校正式領導位階中重要的一環。 | |
dc.description.tableofcontents | 壹、前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3 貳、教師領導的必要性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4 參、教師領導的內涵與定義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4 肆、教師領導研究的演進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7 伍、教師領導的理論基礎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9 陸、教師領導的促進因素和可能障礙────────13 柒、教師領導者的任務與價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15 捌、建議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17 玖、結語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18 參考文獻 | |
dc.format.extent | 23p | |
dc.language.iso | zh | |
dc.rights | openbrowse | |
dc.subject | 教師領導 | |
dc.subject | 學校革新 | |
dc.subject | 教師專業發展 | |
dc.subject | 教學領導 | |
dc.title | 教師領導議題興起與發展之探究 | |
dc.type | gradreport | |
dc.description.course | 教育領導研究 | |
dc.contributor.department | 公共政策研究所在職專班,人社學院 | |
dc.description.instructor | 賴志峰 | |
dc.description.programme | 公共政策研究所,人文社會學院 | |
分類: | 人098學年度 |
文件中的檔案:
檔案 | 描述 | 大小 | 格式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M9716724-98201.pdf | 478.76 kB | Adobe PDF | 檢視/開啟 |
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,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,均受到著作權保護,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