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整後設資料紀錄
DC 欄位 | 值 | 語言 |
---|---|---|
dc.contributor.author | 蔡榮婷 | |
dc.date.accessioned | 2009-08-23T05:55:29Z | |
dc.date.accessioned | 2020-08-05T06:58:57Z | - |
dc.date.available | 2009-08-23T05:55:29Z | |
dc.date.available | 2020-08-05T06:58:57Z | - |
dc.date.issued | 2007-05-30T03:41:10Z | |
dc.date.submitted | 2007-05-19 | |
dc.identifier.uri | http://dspace.fcu.edu.tw/handle/2377/3839 | - |
dc.description.abstract | 本論文所謂的「唐代」,採用廣義的斷代,指唐五代時期(618-960)而言。 此時期禪門菁英相繼出現,禪宗寺院的組織與制度逐漸完備,禪宗義理與實踐方 法日漸成熟,而禪宗教團也由南方逐漸擴展至全國。這是從草創轉而興盛的重要 階段,就文學而言,這也禪宗文學初萌並逐漸發展的時期。「讚」是佛教重視的文 體,普遍運用於人際往來、修持生活及宗教儀式上。禪宗成立之後,「讚」很自然 的隨著禪宗教團成長,並逐漸成為禪宗的重要文體。唐代是禪宗「讚」的萌芽期, 本論文擬從「讚」的作者、體製、內容、類別、運用、功能等角度,探討其本質 與內涵,藉以明瞭禪宗「讚」的原始面貌。此外,如同張琦弓《漢傳佛文化演生 史稿》<陸、文學>所言,中國禪宗「讚」有兩個源頭。1此亦即中國傳統的「讚」, 以及佛教的「讚」。本論文亦嘗試將禪宗的「讚」,擺置在中國「讚」與佛教「讚」 的範疇中,藉以觀察禪宗「讚」的傳承與新變。 | |
dc.description.sponsorship | 逢甲大學唐代研究中心, 台中市 | |
dc.description.sponsorship |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,台中市 | |
dc.format.extent | 18p. | |
dc.format.extent | 380377 bytes | |
dc.format.mimetype | application/pdf | |
dc.language.iso | zh_TW | |
dc.relation.ispartofseries | 唐代文化、文學研究及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| |
dc.subject | 禪宗 | |
dc.subject | 唐代 | |
dc.title | 唐代禪宗「讚」研究 | |
分類: | 唐代文化、文學研究及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|
文件中的檔案:
檔案 | 描述 | 大小 | 格式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cs04tdc002007000020.pdf | 371.46 kB | Adobe PDF | 檢視/開啟 |
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,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,均受到著作權保護,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