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名: 論「通貨緊縮的成因與對策」
作者: 賴鈺城 Yu-Cheng Lai
張明宗
關鍵字: 通貨緊縮
歐肯法則
作者群: 第5屆全國實證經濟學研討會
The 5th Conference of Taiwan's Economic Empirics
摘要: 在一切經濟問題中,通貨緊縮可能是其中最可怕的一個。通貨緊縮常常是生產過剩、供給的增加大於需求而引發物價的持續下降。過剩的供給與持續走低的價格首先衝擊生產者,為了減少庫存、降低損失,廠商會採取減產、裁員、延後投資等行動。當愈來愈多的廠商同步反應,經濟成長即會受阻、失業快速增加、國內需求衰退。失業的陰影不斷擴大,將導致消費者的恐懼加深,而在消費上採取過度謹慎保守的態度,使得國內的消費需求進一步萎縮。同時,物價持續下降,使一切購買行為都失去了急迫性,反而延遲購買更能獲得較大的利益。對於並非急需而金額又頗為巨大的耐久財而言,情況更加嚴重,因此,房屋市場、汽車市場、家電市場等,也將首當其衝。需求的萎縮造成更嚴重的供給過剩,生產者被迫進一步減產裁員,整個經濟就如同陷入流砂一般,難以自拔。而經濟學者歐肯(Arthur Okun)實證發現,一九七○年代美國失業率上升一個百分點會挫低經濟成長率兩個百分點,這一失業與經濟成長的關聯性被稱為歐肯法則(Okun's Law),正好可以用來解釋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,並且從人口出生率、資本累積、與技術進步三方面來探討台灣目前的經濟狀況。而對於改善通貨緊縮的方式在短期時運用貨幣政策,長期時則以財政政策較能凸顯出效果,並藉匯率貶值、調降利率、擴大公共支出、補貼、減稅等方式達成增加實際國民所得水準並增加消費需求。
日期: 2007-11-06T03:57:24Z
分類:第5屆全國實證經濟學研討會

文件中的檔案:
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 
acb010401118.pdf746.38 kBAdobe PDF檢視/開啟


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,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,均受到著作權保護,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