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整後設資料紀錄
DC 欄位 | 值 | 語言 |
---|---|---|
dc.contributor.author | 鄭慧如 | zh_TW |
dc.date | 110學年度 | zh_TW |
dc.date.accessioned | 2022-11-01T06:48:54Z | - |
dc.date.available | 2022-11-01T06:48:54Z | - |
dc.date.issued | 2022-11-01 | - |
dc.identifier.uri | http://dspace.fcu.edu.tw/handle/2376/4782 | - |
dc.description.abstract | 本計畫調節傳統應用文單一書寫、課堂灌輸的練習模式,提高「應用」的當代性,使得以往單靠書面文字的應用文書朝向多元面向,書面與口語並重、修辭與思辨兼顧、文字與圖像兩全、個體與團隊平衡。透過本計畫,中文系的應用文課程將成為更有用、常用、好用。學生得以學用合一。 本計畫自變項的課程類型為漸呈僵化模式的傳統應用文教學法,教學因素為學生缺乏思辨判斷能力和口語表達訓練;依變項為提高學習動機的專題式系列教學,成效為表現學生思辨理路的個人議論文習作、表現團隊合作能力的辯論賽企劃書及其簡報、小組辯論賽、期末成果發表及座談會;即效標採CDIO的行動研究法,連結訪談與課堂觀察。系列研究方式包括「結構分析」單元的構思階段(C)、「議論文」單元的設計階段(D)、「企劃書」單元的實施階段(I)、「辯論」單元的運作階段(D)。 在資料處理與分析方面,採用逢甲大學校方編定的「期中形成性評量」12題、「總結性評量」18題,加上本計畫設計的議論文寫作自評表、簡報分組報告同儕互評表,分析同儕合作與互動、學習目標與內容、學習動機與態度、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等方面,進行效度分析。 本計畫的產出,以學生個人的影片結構分析、議論文寫作,以及分組合作的辯論賽紀錄、企劃書的書面與簡報形式,在學期末以策展方式呈現。另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成果與產出印刷成冊,呈送、邀請參與本計畫的所有師生,由申請人製作投影片,與師生分享交流,作為同仁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先期研究的參考。 | zh_TW |
dc.format.extent | 28p. | zh_TW |
dc.language.iso | zh | zh_TW |
dc.rights | openbrowse | zh_TW |
dc.subject | 思辨 | zh_TW |
dc.subject | 中文系 | zh_TW |
dc.subject | 應用文 | zh_TW |
dc.subject | CDIO | zh_TW |
dc.title | 思辨訓練在中文系應用文課程的教學實踐 | zh_TW |
dc.title.alternative | 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Thinking Through the Course of Practical Writings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| zh_TW |
dc.description.programme | 人文社會學院_中國文學系 | zh_TW |
分類: | 110學年度 |
文件中的檔案:
檔案 | 描述 | 大小 | 格式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TPRP110-003-T84055-01.pdf | 2.07 MB | Adobe PDF | 檢視/開啟 |
在 DSpace 系統中的文件,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,均受到著作權保護,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。